燕窩,別稱燕菜、燕根、燕蔬菜,是雨燕科部分雨燕和金絲燕分泌的唾液及其絨羽混合粘結所筑成的巢穴。
燕窩有白燕、黃燕、紅燕之分,而屋燕只有象牙白一種顏色。它含有豐富的糖類、有機酸、游離氨基酸、唾液酸,主產于馬來西亞、泰國和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及中國的福建和廣東沿海地帶。
燕窩是雨燕科幾種金絲燕分泌的唾液及其絨羽混合粘結所筑成的巢穴。主產于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和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及中國的福建和廣東沿海地帶.燕窩含有豐富的糖類、有機酸、游離氨基酸以及特征物質——唾液酸,具有滋陰、潤燥和補中益氣等功效,作為藥食兩用的高檔滋補品,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
1燕窩簡述編輯
燕窩
燕窩(8)
燕窩是雨燕科幾種金絲燕分泌的唾液及其絨羽混合粘結所筑成的巢穴。主產于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和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及中國的福建和廣東沿海地帶.燕窩含有豐富的糖類、有機酸、游離氨基酸以及特征物質——唾液酸,具有滋陰、潤燥和補中益氣等功效,作為藥食兩用的高檔滋補品,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1]
成份功效
燕窩
燕窩(5)
燕窩中的主要營養成分是蛋白質,其中有1種必需氨基酸(賴氨酸),3種條件性必需氨基酸,而人體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有8種,條件性必需氨基酸有13種。
主要產地
燕窩主要產地
燕窩主要產地
燕窩主要產地東起菲律賓西至緬甸沿海附近荒島的山洞里,以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山打根、新加坡和泰國等東南亞一帶海域及中國南海諸島居多。其中印尼由于天氣和環境最為適合燕子聚居,因此印尼燕窩品質最佳,印尼燕窩產量也最大,其次是馬來西亞。據統計,截至2010年底印尼燕窩占全球燕窩產量的85%-90%、馬來西亞占5%-10%、泰國3%、越南、菲律賓等地2%左右(參考香港貿易署數年的資料)。燕南大洲島上曾采到爪哇金絲燕的一個亞種,即Cfuciphagagem ani,可生產食用燕窩。短嘴金絲燕則在中國西南部及西蔵東南部有產,最早有詳細記載的著作有《本草備要》和《本經逢原》。為雨燕科(Apodidae)金絲燕屬(Collocalia)的多種鳥類分泌出的唾液與其羽絨混合凝結于懸崖峭壁上,或農家屋舍而長成的巢窩,可產燕窩的金絲燕有六種。
采買秘訣
一是產地要固定:金絲燕生長的地方影響燕窩出產的質量,出產地工業發達,粉塵等雜質越多,空氣污染嚴重出產的燕窩越黑,產地雨水及森林覆蓋面積越高,出產的燕窩發頭越好,品質越高。國內的許多知名燕窩品牌都是來自以上產地。
二是看燕窩的發頭:不同時期采摘的燕窩亦有不同的“發頭。三要看燕窩是否干凈:越少細毛越好。
非實驗室鑒別燕窩要點:
看:燕窩中間為絲狀結構,燕角部位是片狀結構;純正的燕窩無論在浸透后或在燈光下觀看,都不完全透明,而是半透明狀。
聞:燕窩有特有馨香,類似石灰味道,但沒有濃烈氣味。
摸:取一小塊燕窩以水浸泡,松軟后取絲條拉扯,彈性差,一拉就斷的為化學加工貨;用手指揉搓,沒有彈力能搓成漿糊狀的也是化學加工貨。
有的說用燒的,燕窩在中國發展史上,80年代初期,燕窩剛剛進入中國市場,由于人們對燕窩的認知及認識嚴重不足,有很多不法的商家運用淀粉及麻薯粉制造偽造燕窩,鑒于淀粉與蛋白質在燃燒的過程中產生的物質不相同,那時候可以使用燃燒的方法對燕窩進行鑒別。在燕窩發展的今天,人們對燕窩的認知度不斷提高,市場上假燕窩的情況基本不可能存在,但黑心化學加工的燕窩充斥著整個市場,雖然是化學加工,但沒有改變燕窩的物質成分,蛋白質在燃燒過程中都能產生相同的物質,所以基本是不能鑒別燕窩的真假或者是否存在化學加工。
辯真假:
單盞燕窩的重量超過10克以上極少,高品質的燕窩單盞重量約6~8克
真正的燕窩浸泡水后無油漬亦無粘液
真正的燕窩煮后形狀呈絲條狀,長短粗細不一或結塊狀且不規則
真正的燕窩煮后有淡淡的蛋白腥味
真正的燕窩煮后口感滑嫩
真正的燕窩煮后顏色呈膨脹及半透狀。
6血燕事件編輯
事件概述
將普通的白燕窩放在裝滿燕子糞便的箱子中,大約十天之后燕窩就被熏成了紅色變成了血燕,或者直接使用食用色素進行染色,通過染色的“血燕”顏色鮮艷且均勻,有時呈暗紅或大紅色,然后充當“血燕”銷售。
多年以來,燕窩一直被認為是高檔滋補品,尤其是"血燕",更是珍品中的珍品。但是2011年8月份工商部門的抽檢,卻使血燕成了社會關注的新聞熱點,先是 查出了血燕的亞硝酸鹽含量嚴重超標,不合格率達100%,接著,血燕身份和來源也遭到了質疑,市場上的血燕下架停售。
“血燕”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是走私燕窩的泛濫。走私燕窩無需檢驗檢疫部門的嚴格檢驗,逃避了政府的監管,違法成本的低廉讓大量商家為了追逐高額利潤,根據中國傳統的“吃啥補啥”的養生理念炮制了“血燕”。燕窩走私進來后,商家采用“掛羊頭賣狗肉”的手法,少量正規進口部分燕窩,大量銷售走私的低質量或假燕窩,消費者也無法分辨究竟是正規進口的燕窩還是走私進來的質量無法保障的燕窩,工商部門也無法監管控制,最終導致了大量的燕窩制假售假的行為泛濫,“血燕”也大量充斥市場。
進口燕窩
2013年馬來西亞成為首個獲準輸往中國的燕窩出口國,2014年11月20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質檢總局關于進口印度尼西亞燕窩產品檢驗檢疫要求的公告》,準予符合檢驗檢疫要求的印度尼西亞燕窩產品進口,使印度尼西亞成為中國第二個對燕窩產品開放進口的國家。
2015年3月,首批進口自印度尼西亞的燕窩已經通過檢驗檢疫,不久將正式上架進入杭州市場。這也是2011年發生“毒血燕”事件后,首次進口印尼產燕窩。
杭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對一批來自印度尼西亞的燕窩進行檢驗檢疫,該批燕窩共70公斤、貨值14.3萬美元,經檢驗檢疫合格后檢驗檢疫人員對該批燕窩進行了放行。
寧波口岸檢驗檢疫首批解禁后馬來西亞燕窩
一盞一碼《燕窩之家》
2011年“血燕門”之后,中國停止了一切燕窩進口。直到2013年,隨著中國進口注冊燕窩及追溯體系作用的逐漸完善,燕窩進口才陸續恢復。